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定远“三桥”

2018-04-24

2018-04-08

      定远,丘陵地区,岗阜起伏,河流如织,桥梁建筑颇多。远近闻名的就有刘会桥、官桥、五里高桥、霸王桥、鹤子桥、黄桥、大木桥、陆家桥等数十座之多。但其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要算“百炉桥”、“太平桥”和“顺阳桥”了。



阳关三叠——百炉桥


      炉桥是定远西部古镇,位于窑河之滨,与八公山、寿春(今寿县)隔河相望。由于这里水陆交通,九省通衢。三国时期,曹操为了蚕食东吴,建立北魏屏藩,曾屯兵于此。企图实现他虎踞寿春,进取东吴,以图天下的战略决策。

曹操为了沟通炉桥与北魏腹地的联系,特在窑河之上,修建了一条长四十五米,宽三米七,高四米四砖石结构的五孔拱形大桥。桥边镶有玉石栏杆,立柱之上刻有莲花花纹,隼缝之间塞有铁片,桥身坚实,造型美观。据当地老者介绍,当年三道桅杆大船,可从桥洞通过。明朝桥碑记载:三国时,曹操在此屯兵,制百炉(一百个大炉)冶炼兵器,为运输辎重需要,而建此桥,人称魏桥。后人改叫“百炉桥”,日而久之,人们简称“炉桥”了。



      到了宋代,窑河河床淤塞,桥身不沉,桥面淤没,地方官吏,又在桥上建一新桥。随着淮河改道,窑河淤浅,此桥又被淹没。到了明代,在二层桥上又建一桥,三桥相叠,就是现在的五孔拱形大桥。登桥北眺,水天一色,向南望去,一条阳关大道直抵寿春。古有“阳关三叠”之称,明代以后,人们习惯称之为“桥上桥”、“魏桥”之名,原名从此再也无人知晓了。

      桥上桥,举世无双,全国一绝。千百年来,它一直是炉桥地区一大景观。明清时,人们又在桥旁岸边栽植垂柳,形成“西郊柳廊”、每年春秋季节,炉桥人民喜聚桥头,谈今论古。

      中秋之夜,更有无数乡民,步人桥上,或坐或立,欣赏“重桥映月”。那天空一轮明月、与“重桥”之下碧水之中的明月一轮,两月辉映,如金光铺地,若宝镜补天,天地争辉,相映成趣。人们置身其中,大有心灵净化之感。夏季到来,无数妙龄少女,来到桥下,浣衣漂纱,以杵捣衣;老翁们,垂钓桥头,静观小鱼窃食,大鱼吞钩,加之水上游船、渔舟,东来西去,如箭如梭,好一幅“情满窑河图”。



皇帝敕建——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定远东部三十公里处的池河。元末明初,这里只是一座能供单人行走的便木桥。每当山洪暴发,木桥即被冲走。朱元璋跟随郭子兴起兵时,曾路过此桥,因辎重不能通过,朱元璋命令士兵肩扛手抬,艰难过河后,奔袭清流关(今定滁交界处的关山洞),夺取了滁州城。

      明太祖朱元璋夺取政权建都应天(今南京市)以后,每年都要到凤阳中都城观光私访,体察民情。每次御驾中都,往返必须经过池河,宽阔的池河水,只有一座便桥,岂能供皇家车骑龙轿通行。故于洪武八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定远知县朱玉建造大桥。朱玉接旨,哪敢怠慢,星夜集资运料,不到一个月,一座十一孔青石结构的拱形大桥宣告建成。一派明代建筑风格,大桥长一百六十米,宽十二米,高十二米,桥墩用条石打基,以糯米汁和石灰水灌注而成。桥中心还建有观音阁一座,供皇帝至此时,入阁休息观看两岸风光。桥的两边玉石栏杆上,建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三十二只石狮。大桥如一条长虹,横跨池河水上,雄伟古朴,巍巍壮观。

      大桥建好以后,快马飞报皇上,朱元璋见报,龙颜大悦,亲自提笔将此桥命名为“太平桥”。取明朝江山,代代相传,万世久安,永远太平之意。

      “太平桥”上不太平,到1399年,朱元璋坐了三十一年的皇位,就死了。遗诏中命太孙朱允继位,自己埋葬在南京钟山脚下的玩珠峰。1400年,由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后称永乐皇帝)发起“靖难之师”。经过四年鏖战,终于踏过“太平桥”直扑南京城,推翻了建文帝。



      明朝时期,定远县池河镇是南京、凤阳中都、北京必经的陆路驿站,官来商往,热闹非凡,旅店林立,轶闻艳事,口碑相传,其中“店小二考死杨主考”的故事,至今仍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京都举行大考,一位杨姓主考大人敲锣打鼓、耀武扬威地前往南京上任,路经池河镇住宿,忙坏了当地官员和驿店小二,小二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想办法将他一“军”。原来店小二是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穷书生,可恨无资赴考,窝火在心。看到杨主考文屁冲天、目中无人的臭架子,更是气上加气,火上加火。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进茶送水时,店小二请求:“主考大人,我想出个对子,请大人指教可以吗?”杨主考听在耳里,笑在心里:“你有本事拿出来吧。”小二一本正经地说:“池河无水也可,请大人指正。”杨主考一听上联,脸色突然大变,感到这是一副最难对答的“绝对”。左思右想,一时实在对不出来,小二笑着跑走了。晚上,杨主考闭门苦思,绕室悲吟,直到天亮,还是对不出确切的下联,心想:一个堂堂大明主考官,给一个乡下店小二难倒,如被文武大臣、黎民百姓知道,岂不笑掉大牙?一气之下,上吊自杀了。

      又过了三年,一个李主考也路过池河歇店,事先就听人传说“店小二考死杨主考“的事情,不敢大张旗鼓地进镇,只好偷偷地微服私来到“杯桁桥”。心灵一动,既实地掌握了“池河无水也可”的上联掌故,又想了下联的“绝对”。晚上,请来店小二谈心,很客气地问:“听说你三年前出了个对子,难倒了上科杨主考,我是本科李主考,能不能对呢?”小二看到李主考平易近人,态度诚恳,谦虚地说:“请大人赐教。”李主考说出下联:“杯桁去木不行。”店小二一听,拍手叫好:“对绝了。”

      原来池河镇四边是池河流域的交汇处,河流纵贯南北,东西却架设一座木桥,原叫“杯桁桥”。洪武六年,修御道,通皇陵,扩建石桥,改名“太平桥”。“池河”和“杯桁”各去偏旁就成为“也可”与“不行”。


侠女舞剑——顺阳桥

      天宝四年(745年),定远初建县城时,沿城墙外围,挖了一条壕沟,引黄山、西洋山之水入壕,形成护城河。为了城内城外往返方便,城内周姓独家捐资,在南门城河上,修造一座大桥,取名周桥。由于桥在南门,所以又叫南门大桥。到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此桥已毁,又有城内多家富户捐资重建。重建之后,定远知县曲震认为: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桥下河水,顺阳而下,故取名为“顺阳桥”。从就,周桥之称,再也无人知晓了。

      顺阳桥,三孔,拱形,青条石砌成,长二十一米,宽六米五,高八米,桥两边有青石栏杆,桥两头各有石狮一对。是合蚌路上唯一的一座古桥。当年县令曲震曾写诗赞曰:

石梁如砥偃长虹,静波沙平济涉通。

盘屈气吞千尺岸,横斜势压万涛风。

才非司马题桥拙,政逊崔公渭水同。

从此临河无返辙,任教冠盖自西东。


      提起“顺阳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传江南有一隐士,名叫吕留良,此人一生不愿做官,专事著书立说。他死后,有人告发他在著作中有反清复明思想,雍正皇帝听了,信以为真,下令劈棺毁尸,焚烧其放在棺内的所有书籍。吕氏子孙和族房也受到株连,全被杀害。

      吕留良有个孙女,叫吕四娘,她面对全家被抄、户灭九族的苦难遭遇,单身一人,逃离家乡。吕四娘心想,四海之内,举目无亲,向何处避难为好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她觉得祖父反清为了“复明”(恢复大明朝),我不如逃往朱元璋聚众起义的地方—定远县。那里有许多明朝开国元勋的后代,到那去或许可以找到安身之所。就这样,吕四娘浪迹江湖,隐姓埋名,胸怀报仇雪恨的心情,最终来到了定远县。

      吕四娘到了定远以后,几经周折,住进了尼姑庵,在老尼姑的允许下,削发为尼了。自从吕四娘进了尼姑庵以后,人们就称尼姑庵为“四姑庵”,也称“私姑庵”。

      吕四娘每日烧香、念经,夜晚孤身一人来到“四姑庵”附近的“顺阳桥”上,练剑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次练剑,剑声、风声浑然一体,河水为之不流。七年过去了,吕四娘练得一身过硬本领。后来,她离开定远,奔赴京城,趁夜深人静,她攀援宫墙外的树木,翻进皇宫内,潜入皇帝卧室,将雍正刺杀在龙床之上,为全家报了仇。


您想了解更多定远县的故事请点击: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