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筹办的宜秀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机手培训班中有这样一位学员:他出身于书香世家,却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他朝九晚五的游荡在田间地头,却接连斩获三项应用型发明专利以及16项实用性发明专利。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方燚”。
科研成果的背后是这位农业种植大户振兴乡村的决心和态度。方燚生于书香门第,家中几代人都是村上教书育人的老师,自小就受家庭环境熏陶,深知学习对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他所生活的螺山村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属于丘陵地带,高低起伏差距大,耕种难度大,再加上劳动力的逐年流失,直接造成的就是耕地的流失和越来越穷的乡村风貌…… 方燚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毅然决然的选择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助力脱贫、振兴乡村。回来后的方燚在家乡研究了村里大部分的土地。天天围绕着土地、土壤、气候等因素转来转去,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行为和举动。可当他科学的利用科技让“废地变肥地、让荒地变良田、让闲地变宝地”的行为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他又将自己研究的“稻虾混养、利用林下用地”等方面学习和总结的经验无条件的传授给同乡以及同行们。据统计方燚共流转土地2000多亩、带动乡亲500多人盈利增收。帮助贫困户21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 方燚告诉我们:“人要与时俱进。”他目前又在研究“大田农作物数字化”的应用和推广。
方燚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如何成为新时代农业的推广者、新农村的建设者,从而真正做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