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开启“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新局面

2022-01-04

    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等“学党史”要求,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努力开启“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新局面,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


      

         一、提高政治站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等关于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制定了《濮阳县职教中心关于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方案》并落到实处。学校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夜校”学习和推进日常工作等紧密结合起来,同安排、同部署,认真贯彻“大学习、深研讨、真落实”工作机制,确保了整个党史学习教育求实、务实、真实、扎实;同时,也使全校师生深刻认识到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我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需要,切实增强了广大教职员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了政治站位;同时,也使学校广大党员、教师队伍等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其创新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提升,在学思践悟、深学笃行中开启“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新局面。  


   

       二、强化阵地建设
        濮阳县职中心是经县委、县政府合理科学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而成立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175亩,建筑面积104000平方米;目前,在校生5537余人,教职工398人;承担着对县域初中毕业生实施中等职业学历制教育和对农村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任务;辖红旗路升学校区、铁丘路专业校区和县社区教育学院校等3大校区;组建有汽车、数据、智能和艺术等4大专业群;开设有电子商务、工程测量和大数据等12个专业。今年,依托濮阳县社区教育学院落户学校,并获评河南省示范性社区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濮阳汽车学院在学校挂牌成立等优势,面向全县社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和文化教育。

    
       对照省、市、县等关于《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学校按照市场定专业,瞄准岗位设课程,强化实践抓技能,在一流专业、师资、管理、条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强化阵地建设,确保了学员在学校能吃、能住、能学、能练、能创,完全具备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等的场地优势。


      铁丘路校区社区教育学院拥有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的培训大楼;教室、功能室、餐厅、宿舍、设施设备齐全,可满足钳工、电工、焊工、管工、铣工、茶艺师、中式烹调师、中西式面点师、育婴师和养老护铁丘路校区拥有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濮阳汽车学院教学楼、200个职业技能省市技能大赛标准化考场,能容纳1500余人参加考试、考核,实施资源共建共享。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了“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能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广大社会学员等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实现了高就业率。理员等10个专业,开展为期15日、共120个学时职业技能短期培训的需要。


      三、突出政策引领  
      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怎么样,关键在考证持证,最终看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为此,学校大力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紧紧抓住持证“牛鼻子”,突出政策引领,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拿到情况放在首位,把就业放在关键关节。 一是根据《濮阳市人劳局关于同意设立濮阳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批复》(濮人社【2018】45号)等文件精神,学校鉴定职业(工种)的范围包括车工、钳工、电工、焊工、保育员、汽车修理工;鉴定等级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二是《河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关于同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的函》(豫职鉴函【2020】57号),充分发挥濮阳县社区教育学院获评河南省示范性社区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濮阳汽车学院等优势,学校可以面向全县社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和文化教育。三是学校被教育部授予“书画等级考试濮阳县考试中心”,被省教育厅授予“1+X证书”认定单位;培训学员经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四是学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工种)证书查询:24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登录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公示查询系统”;30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登录“河南省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公示查询系统”查询。

   

       今年,学校毕业生1564人,就业1500余人,其中1055名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拿到了相应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面向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的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农民工、退役军人、转岗职工、残疾人、社区矫正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送培训评价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助力“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今年以来,开展电商、工程测量和汽修等职业技能培训共36期,培训社会学员2800余人,岗前就业培训4600人次;其中,1360名学员取得了相应技能等级证书,惠及民生、福祉百姓,有效驱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

       四、健全保障措施
      为确保完成年度6000人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目标,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加强保障措施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张富献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吸收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确保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健全推进机制。学校将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纳入对各年级、各处室目标考核工作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强化名师带徒、匠心传承;相关处室也按照职责分工制定了实施办法,坚持周查月清、季度督导、半年考评,全年总结;大力推进职业技能评价制度,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取得成效实效。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树立技能就是财富、技工也是人才的鲜明导向,积极营造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良好生态,努力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供稿人:张富献

                                                                                   202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