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峡口镇成校六旬老农改良梨园见成效

2020-06-16

  日前,笔者在峡口镇合新村上洲山上看到,四五名工人正在忙着给挂满技头的大个子梨子单果套袋。其中一名花甲老农高兴地告诉笔者:“种了十多年的梨,今年梨子最大,预计产量可达2万多公斤。”

  花甲老农名叫邵冬青,今年65岁,是合新村农民,曾担任20多年的村支书。2007年,他退出村主职岗位后,以30年的承包期承包了本村上洲山20亩600棵翠冠梨梨园。

  承包后,邵冬青雇来铲车平整了部分梨园高低地段,并施下了有机肥。在夫妻俩辛勤管理下,两年后梨园产果3000多公斤,收入1万多元。但他发现,每年梨树产果量在增加,但单果不大,虽经几番疏果,仍然存在单果小、卖相差、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去年冬天我对梨园进行了改良。”邵冬青相告,通过考察他人梨园,请教镇成人学校老师和镇农技员,2019年年底,他将梨园进行疏株,把原来间隔3米一棵的梨树改为间隔4米至6米,多余的梨树移植在开垦过的杉木基地上。经改良过的梨树有了充足的阳光和肥料,今年所产的梨子均比往年同期大,部分梨子成熟后预计单果可达0.5公斤。

  邵冬青对改良后的梨园充满信心。近期,他又买来4万多个套袋,趁晴天给单果大的梨子套袋,确保梨子的品质。“今年梨子硕果累累,单果又大,我们还准备开网店在网上销售梨子。”邵冬青相告。目前,他通过成人学校学习,已学会了网上销售的技能,并在网上开始预售。



作者:谢水根